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本科生學分不達標被轉為專科 高校紛紛亮“鐵腕”

2018-10-18 10:26:3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摘要]學分不達標,本科變?????撇贿^關,有可能退學、留級……近日,多所高校一改“嚴進寬出”的培養(yǎng)模式,對學生念起“緊箍咒”,“嚴進嚴出”正在成為一些高校的普遍做法。...

  學分不達標,本科變???考試不過關,有可能退學、留級……近日,多所高校一改“嚴進寬出”的培養(yǎng)模式,對學生念起“緊箍咒”,“嚴進嚴出”正在成為一些高校的普遍做法。

  整治學風嚴把“出口”,體現了高校從嚴治校、提升辦學質量的決心。多名受訪者認為,“嚴進嚴出”的同時,更應提升教學質量,注重學生差異化精準管理。

  多所高校齊亮“鐵腕”

  由于學分不達標被亮紅黃牌,華中科技大學18名學生從本科轉為了???。學校教務處表示,“本科轉???rdquo;政策自2018年起施行,是保障本科生培養(yǎng)規(guī)格和質量的重要舉措。學分未達標受到紅牌警示或者累計兩次受到黃牌警示的,實行本科學業(yè)淘汰機制。

  一些職業(yè)院校也開始“鐵腕”整治學風。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在公示期滿、學生申訴期結束后,對2017-2018學年學生中經補考后學業(yè)成績未達到要求的22名學生予以退學,40名學生予以留級。

  云南大學已經將“嚴進嚴出”納入日常管理的點點滴滴。以考試為例,云南大學學業(yè)成績分為三部分,平時成績和期中考試各占20%,期末考試占60%,一旦補考不過就必須重修。與以往“60分萬歲”不同,云南大學現在要求學生平均分必須達到70分才能拿到學位證。

  2018年云南大學共有4119名畢業(yè)生,有220人因為學分未修滿等原因無法按時畢業(yè),“還有6名學生被要求退學。”云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周海燕認為,必須嚴格執(zhí)行制度,否則對其他學生不公平,對制度本身也是一種踐踏。

  “為了讓千千萬萬個家庭能夠放心把孩子送來學校并學有所成,必須不留情面處理少數不讀書的學生,以此在每一個學生心中樹立‘不學習就會退學、留級’的危機意識。”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蘇立說。

  以學風整治破除高校教學質量“惡性循環(huán)”

  華中科技大學一名大四學生告訴記者,有些大學生脫離老師和父母管束就像脫韁的野馬,通宵打游戲、逃課,考試掛科的情況屢見不鮮。

  “眾所周知,高校就讀的每位學生都能拿到國家下撥的培養(yǎng)經費。而很多學校原本招生都招不滿,讓他們再退學一部分不合格的學生,是很難的。”蘇立說。

  對于不少教師、高校來說,學生科目考試通過率低、畢業(yè)率低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因此,一些高??记皠澲攸c、開卷考試。為了不影響“畢業(yè)率”,一些高校還實行“清考”制度:在臨近畢業(yè)前,學校會統(tǒng)一安排一次對未及格學生的補考,只要清考能過,畢業(yè)證、學位證照拿。

  “大學生們經歷高考的千軍萬馬后進入大學,承載了很高的社會期望值,如果松散管理,不僅對不起學生四年的大學生活,也無法匹配社會的需要。因此,在校期間的‘把關’就顯得尤為重要。”周海燕說。

  “嚴進嚴出”更應加強教學質量、注重精準化管理

  “學校敢于對掛科的學生說不,教師上課更有底氣。只有實行‘嚴進嚴出’,才能根治多年存在的學風頑疾。”湖南師范大學教授丁加勇說,本科淘汰是全世界高校的通行做法,特別是國外著名高校本科淘汰率都較高。

  不少專家認為,整治學風不能僅對差生“一退了之”,還需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方式。

  首先要嚴格日常管理和行為管理。云南民族大學教務處處長李春波建議,針對部分學生荒廢學業(yè)的情況,高校應嚴格日常教學管理和學生行為管理,注重加強學業(yè)規(guī)劃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其次,在剛性要求日益體現的同時,可以根據學生成長的差異化現象精準管理。“比如,能否推行彈性學制,學生畢業(yè)后兩年內可以選擇擇期回校重修學分或延遲畢業(yè)。”周海燕說。

  丁加勇還建議,從嚴治校之下,高校對于學生的懲戒警示制度越發(fā)完備,與之匹配的學生申訴、第三方仲裁機制也應隨之完善,才能讓制度在法治軌道上“合情合理”。

  “如今各校鐵腕整治學風已成趨勢,大學生們一定要引以為戒,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不辜負自己的前程。”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2018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楊同學說。(記者謝櫻、白靖利、廖君)

編輯: 羅亞秀

相關熱詞: 學分 本科 ???/span> 專科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