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護衛(wèi)隊里他是擎旗手
綁沙袋訓練踢腿擺臂 為保持形象不敢大吃大喝
“懷抱國旗向前走,那是人生路上重要的一段”
武警陜西總隊執(zhí)勤支隊執(zhí)勤一大隊執(zhí)勤五中隊擔任新城廣場的升國旗任務,23歲的呂永利是國旗護衛(wèi)隊擎旗手。
呂永利來自安徽宿州,2014年入伍。9月下旬,華商報記者來到陜西省政府大院,呂永利與戰(zhàn)友們正在一起訓練,為10月1日新城廣場的升國旗儀式做準備。
黝黑的臉龐,1.86米的身高,穿著軍裝的呂永利身材筆挺。“訓練時,站軍姿、擺臂、踢正步等,看上去簡單的動作,要經(jīng)過無數(shù)遍練習,每一個動作要分毫不差。”呂永利說,印象最深刻的是,訓練時腿上、手臂上都綁著沙袋,“每個沙袋大約4斤重,綁著沙袋可以更好地練習慣性。要訓練‘定時定點’,腿踢起來半個小時不能動,最后要達到每個戰(zhàn)士踢腿、擺臂時,角度是整齊劃一的。另外,為了保持擎旗手的身材和形象,也不敢大吃大喝。”
呂永利剛進入國旗護衛(wèi)隊方陣時是方陣隊列里的成員,后來因為表現(xiàn)優(yōu)秀成為前排的擎旗手。
第一次當擎旗手走向升旗臺時,呂永利很緊張。“不過國歌響起后,緊張感就漸漸沒有了。”呂永利說,往升旗臺走的那段路并不長,但卻是他人生道路上無比重要的一段路,“我懷抱著國旗向前走,看到國旗冉冉升起時特別自豪。”
國旗護衛(wèi)隊里他是帶刀警官
一遍遍訓練拔刀、插刀 一手在鼻尖一手在腹部
“升旗節(jié)奏一定要把握好,速度與國歌時間吻合”
28歲的何陽來自湖北恩施,他是新城廣場國旗護衛(wèi)隊里的帶刀警官,國歌響起時,他負責將國旗緩緩升起。5年來,他至少將國旗升起1525次。
“5年至少升旗1525次,
國旗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何陽身高1.83米,入伍10年,2014年5月,在老班長的推薦下,他成為國旗護衛(wèi)隊帶刀警官。
“重復練習一系列動作,踢正步、擺臂等。練習拔刀、插刀的動作。”何陽說,“一定要把握好升旗的節(jié)奏,讓升旗速度與國歌時間吻合。我打開音樂,播放國歌,用手做著動作一遍遍地練習。每動一下,一只手在鼻尖位置,一只手在腹部位置。”“每年至少升旗305次,5年來至少升旗1525次。”何陽說,“國旗在我心目中無比神圣,一次次把國旗升起來,我現(xiàn)在覺得國旗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形象非常重要
四季都不能隨意增減衣服
舉行升國旗儀式時所穿的禮服,春夏秋冬都是一樣的。“國旗護衛(wèi)隊的形象非常重要。冬天如果加衣服,戰(zhàn)士們會顯得臃腫;夏天如果減衣服,會顯得不夠莊重;所以禮服是四季不變的。”何陽說,日出升旗,日落降旗,一年365天,每天如此,風雨無阻,冬天臉凍得發(fā)紫,夏天熱得流汗,“尤其是冬天下雪天,地上容易打滑,踢正步時很擔心摔倒,需要格外小心,不過,從來沒有摔倒過。”
親人來看自己升旗
感覺很幸福
在何陽心里,最甜的一件事,是妹妹和女朋友從湖北趕來看自己升國旗。“2016年5月1日,我妹妹和我女朋友來了,平時訓練很辛苦,能把訓練的成果展示給自己的親人和喜歡的人,那種感覺很不一樣,很幸福。”
“那天我們一起去看哥哥升旗,我和哥哥從小感情很好,親眼看到哥哥升旗,非常震撼、激動,我哥太帥了,一下子成了我心中的男神。”何玲說。
29歲的范龍振是這次集訓的總教官,范龍振說:“戰(zhàn)士們都訓練得非??炭啵覀兏鶕?jù)不同環(huán)節(jié),分開訓練,最后把動作銜接起來,一定會圓滿完成這次盛大的升國旗儀式,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本組稿件由華商報記者 任婷 采寫 攝影 趙彬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