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柞水參觀小木耳大產業(yè) “奮斗新陜西”采訪團行走商州丹鳳

2020-05-15 08:13:05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摘要]5月14日,“奮斗新陜西”脫貧攻堅交流座談會暨“奮斗新陜西”行走采訪團首發(fā)儀式在柞水縣金米村舉行,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華商傳媒集團、陜西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單位領導出席活動。...

8e65ba539994649238875ee0a8b393ef.jpeg

  5月14日,“奮斗新陜西”脫貧攻堅交流座談會暨“奮斗新陜西”行走采訪團首發(fā)儀式在柞水縣金米村舉行,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華商傳媒集團、陜西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單位領導出席活動。當天,采訪團走訪考察了柞水縣的木耳產業(yè),并前往山陽縣參觀了金雞扶貧產業(yè)園、在十里街道辦磨溝里村了解“四查、四強、四幫”防返貧機制等情況。

12.jpg

  金米村舉辦脫貧攻堅交流座談會

  “奮斗新陜西”行走活動開啟

  當天上午舉辦的“奮斗新陜西脫貧攻堅交流座談會”上,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可小鬧講話指出,2019年陜西扶貧宣傳榮獲全國第一,在今年4月22日召開的全國扶貧宣傳工作會上受到通報表彰。然而,目前全省仍有18.34萬貧困人口沒有脫貧,返貧風險依然存在,鞏固脫貧成果,做好脫貧攻堅宣傳和扶貧扶志有大量工作要做。省扶貧辦巡視員潘毅通報全省扶貧情況時表示,全省扶貧工作要力爭在今年6月底前將短板缺位全部補齊到位,通過不懈努力和一系列工作,確保脫貧攻堅工作經得起歷史、時間的檢驗。

  《奮斗新陜西》大型系列活動由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指導,陜西省扶貧辦、華商傳媒集團、陜西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于4月3日正式啟動。作為活動的主辦方之一,華商傳媒集團運用全媒體平臺,全面聚焦扶貧攻堅道路上的先進典型,見證陜西力量。

13.jpg

  華商傳媒集團總裁王朝陽現(xiàn)場發(fā)言指出,此次放在金米村舉辦啟動儀式特別有紀念意義,要求采訪團將我省扶貧成果、優(yōu)秀事跡傳播好。華商報社產經中心總經理馬宏斌現(xiàn)場介紹了《奮斗新陜西》大型活動,活動將圍繞“行走”活動、《扶貧日志》大型融媒欄目、“奮斗新陜西-2020陜西脫貧攻堅奮斗者大會暨脫貧攻堅奮斗故事分享會”等系列活動全年開展,記錄并見證陜西脫貧攻堅歷程。

  隨后,商洛市扶貧局領導介紹商洛市扶貧情況。柞水縣、丹鳳縣、山陽縣三個典型縣區(qū)代表介紹各自扶貧或脫貧事跡。會議最后舉行授旗儀式,華商報社總經理聶保剛、陜西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周新麗從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領導手中接過活動旗幟,標志著“奮斗新陜西”行走活動正式開啟。

16.jpg

  金米村今春栽植木耳185萬袋

  預計實現(xiàn)產值464.4萬元

  “行走”活動作為系列活動之一,將圍繞全省在脫貧攻堅領域高質量發(fā)展的先進經驗、做法,由華商傳媒集團、陜西廣播電視臺組成的報道組及產業(yè)專家構成的合力團,通過“行走”的方式,走進我省十地市,深入挖掘各區(qū)縣精準脫貧典型事跡,并邀請脫貧攻堅中的優(yōu)秀代表進行事跡分享,交流學習脫貧經驗。

  “行走”活動首站走進了商洛,當天座談會結束后,采訪團參觀了金米村木耳產業(yè)。金米村氣候溫和,是木耳最佳適生區(qū)。近年來,村上先后引進農業(yè)龍頭企業(yè)5家、旅游企業(yè)2家,建成木耳大數(shù)據中心、年產2000萬袋的木耳菌包生產廠和1000噸的木耳分揀包裝生產線,目前全村共栽種木耳300萬袋。今年春季,金米村栽植木耳185萬袋,預計產干耳15.5萬斤,實現(xiàn)產值464.4萬元,產業(yè)戶戶均增收19900元。

14.jpg

  金雞扶貧產業(yè)帶動6719戶貧困戶和239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分紅

  當天下午,采訪團前往山陽縣高壩店鎮(zhèn),參觀了金雞扶貧產業(yè)園??偼顿Y5.13億元的金雞產業(yè)扶貧是國家重點推廣的產業(yè)扶貧工程,也是貧困地區(q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大資產收益項目。該項目2016年在山陽落地,是陜西省唯一的一個試點縣項目。據山陽金雞項目工程建設管理處負責人毛儀惠介紹,目前,已構建以生態(tài)養(yǎng)殖、食品加工、清潔能源等為主的全循環(huán)產業(yè)鏈,形成上游蛋雞產業(yè)、中游肉雞產品開發(fā)、下游副產品綜合利用和污水糞便沼氣利用的現(xiàn)代農光互補生態(tài)產業(yè)園區(qū),年產值2.6億元,利稅8415萬元。據了解,該項目帶動全縣無勞動能力貧困戶6719戶和239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收益分紅,開發(fā)村級公益性崗位2384個,提高了貧困群眾參與度,加強了村級公共服務管理。在產業(yè)園北區(qū),正在工作的陳紅艷告訴華商報記者,她是2018年來到產業(yè)園,“以前就是在家?guī)Ш⒆?,偶爾干干農活,也沒什么收入。現(xiàn)在有工作了,收入也增加了。”

15.jpg

  隨后,采訪團又來到十里街道辦磨溝里村,該村2017年脫貧摘帽村,為了實現(xiàn)未脫貧人口全脫貧、已脫貧人口不返貧、非貧困人口不致貧,今年以來,該村探索建立了“四查四幫四強”防返貧工作機制。駐村第一書記鄧金鋒告訴華商報記者:“劉志全妻子患病,每21天就需要化療一次,花費1萬余元,村上經過排查了解到這些情況后,綜合施策幫扶,將其家庭納入低保家庭,并進行大病救助和臨時救助,安排其有勞動能力的兒子去西安黃馬甲上班,月收入三至四千元,有效防止該家庭再次陷入貧困。” 記者 宋小雪 程娟/文 陳團結/圖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木耳 產業(yè) 柞水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