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赫廣利:63歲終于圓了出書夢

2021-08-30 08:57:09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摘要]今年2月,赫廣利的處女作《古道西風》出版,63歲的他終于圓了出書夢。為了自費出書,他一邊工作一邊寫書,甚至夜班期間還在修改手稿。...

赫廣利在興隆巷一家民宿看《古道西風》

  □ 實習記者 劉凡銆 文/圖

  今年2月,赫廣利的處女作《古道西風》出版,63歲的他終于圓了出書夢。為了自費出書,他一邊工作一邊寫書,甚至夜班期間還在修改手稿。

  對于赫廣利來說,徜徉在文字海洋里,享受寫書的美好時光,他感到很快樂。年輕時他心中就藏有一個出書夢,而他幾十年來對文學的喜愛并未隨著生活的艱辛而消減。

  ◆寫書的“文學愛好者”

  “對于出書這件事,我至今仍有不真實感。”赫廣利說,自己稱不上“作家”,頂多算一名“文學愛好者”。他過去從事過會計、保安、業(yè)務員、搬運工、消防員等不同職業(yè),在63歲這年,終于圓了自己的出書夢。

  2005年,赫廣利遭遇裁員失去工作,那時的他對生活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孩子只有14歲,正是上學的年齡,作為家里的頂梁柱,他一時間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該何去何從。

  就在這艱難的時刻,妻子的一番話鼓勵了他:“你不是一直崇拜作家霍桑嗎?他寫了著作《紅字》。我一直相信你的寫作才華,你一樣能夠做到。”

  自此,赫廣利開啟了一邊打工一邊寫書的歷程,每工作一段時間拿到薪水后,他就辭職悶在家里專心寫書。即使工作再忙,他也堅持每天看書4個小時,小區(qū)保安是他幾十年來干的時間最長的一份工作,每日巡邏間隙,他都要構思書稿大綱。上夜班前,他一定會從家中拿出夜晚要讀的書和一副老花鏡裝在包里,巡邏結束后,一人坐在保安室里一直看到困意來襲。

  ◆“愛書是一種習慣”

  “《古道西風》講述的是我的家族史,以我爺爺民國時期的經商經歷為故事主線。”赫廣利說,他從未見過爺爺,是聽著奶奶講的故事長大的。吃飯時、入睡前,奶奶總是重復不停地講述,爺爺的經商故事自此在他的腦海中扎了根。10歲時,他就萌生了將爺爺的經商故事講給更多人聽的念頭。

  也是10歲那年,赫廣利愛上了讀書,第一本讓他沉迷的書是從舅舅家借來的《水滸傳》。在臨近還書之日,為了能多看幾頁,他蹲在舅舅工廠門口看了一下午,直到舅舅下班才把書還給他。

  赫廣利曾住在西安市第三中學附近,學校后操場是他和童年玩伴經常玩耍的地方。他常常在夏天晚上坐在涼席上,給大家講《水滸傳》,各式人物在他的口中栩栩如生,此外,他還給伙伴們講自己編寫的故事。

  “那年夏天的夜晚,晚風拂面,頭頂星辰明亮,小伙伴們吵鬧著圍成一圈聽我講故事,我開始對寫作充滿了渴望。”赫廣利說。

  工作之后,赫廣利更是癡迷于讀書,對西安各個新華書店都很熟悉,每次路過書店,他都要進去看看是否進了新書。上世紀90年代,外國文學名著稀少,即使書店位置偏僻,他也會不辭辛苦去買《安娜·卡列尼娜》《杰克·倫敦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籍。

  赫廣利至今已經收藏了上萬冊書,并養(yǎng)成了每周都去舊書攤“淘書”的習慣,在他家狹小逼仄的書房里,各種書籍雜亂地擺放在書柜和地上。

  ◆“寫作就像登山”

  《古道西風》斷斷續(xù)續(xù)寫了10年,赫廣利為了追尋爺爺過去的足跡,特地跑去白鹿原赫村生活了一段時間,向村民打聽爺爺的故事,了解爺爺的成長環(huán)境。而后,他又根據奶奶講述的經商路線,到河南、甘肅、四川,感受當地的民俗文化,將其作為小說的背景融入其中。

  赫廣利不會用電腦,80萬字的《古道西風》都是他手寫而成的。他將孩子不用的草稿紙都裝訂在一起,再包上牛皮紙作為封皮,在自制的本子上寫作。2017年,外甥建議他將手寫的作品存為文件便于出版,在外甥的幫助下,他學會了打字,耗費了兩個多月時間,才將80萬字的《古道西風》保存在電腦中。

  “10年寫作歷程的烙印,就是我腳上的這道疤。”赫廣利喜歡在夜晚寫書,2008年冬天的一個暴風雪之夜,他一人蜷縮在沒有暖氣的書房里寫作,由于天氣寒冷,他便把電熱寶放在腳下取暖,不慎燙傷了腳踝。

  上世紀80年代初,西安興起“文學熱”,赫廣利參加了位于西安市西一路的文學補習班。在學習期間,他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筆友。

  如今,這些筆友還會在閑暇之余來到赫廣利家,像過去一樣與他交流寫作心得,并為他的《古道西風》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正是有這群朋友的陪伴,赫廣利的文學之路從不孤單。

  最近,赫廣利已經動筆寫《古道西風》續(xù)集。“寫作就像登山,攀登過程中變幻的風景令人沉迷,過程比抵達更重要,我想一直在路上。”他說。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赫廣利 寫書 出書夢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