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fā)《陜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guī)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全面構筑“123交通出行圈”等目標。
作為指導陜西中長期交通運輸高質量發(fā)展的綱領性文件,《綱要》以“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涉陜路段為核心,提出“米字形+五橫兩縱”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其中,鐵路網規(guī)劃打造“米”字形高速鐵路網主骨架和“四縱六橫”普速鐵路網主通道;高速公路網形成“三環(huán)六縱九放射十二橫”路網布局;民航機場形成以西安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榆林區(qū)域航空樞紐為骨干,延安、漢中、安康、寶雞、定邊、府谷、渭南、商洛等支線機場為支撐,通用機場為補充的干支協(xié)同的機場體系;水運網形成以漢江、渭河、黃河為“兩橫一縱”主骨架,丹江、嘉陵江等為補充的發(fā)展格局。
《綱要》明確,到2035年,陜西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678”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在陜境內全面暢通,“123交通出行圈”(面向省內基本實現西安都市圈1小時通勤,關中平原城市群2小時互通,所有地市和主要縣城3小時到達;面向全國基本實現周邊省會城市1至2小時直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經濟區(qū)2至3小時直達,國內主要城市3小時直達;面向全球基本做到快貨物流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全面構筑,協(xié)同周邊、服務全國、融入全球的能力顯著提高,有力支撐陜西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構建陸海內外聯(lián)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到本世紀中葉,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全面構建,設施規(guī)模質量、技術裝備設備、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交通安全水平、綠色智能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實現“人享其行,物優(yōu)其流”,為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貢獻陜西力量。(記者 劉印)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