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科技向新丨創(chuàng)新之道,唯在得人

2024-06-24 08:39:0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摘要]事業(yè)發(fā)展,要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之道,唯在得人。...

  事業(yè)發(fā)展,要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之道,唯在得人。

  “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chuàng)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chuàng)新中占據優(yōu)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考察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術企業(yè),出席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并為獲獎者頒獎,給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等,對廣大科技工作者關懷備至、寄予厚望。

  《時政微觀察》與你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同科技工作者之間的動人故事,感悟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與殷切囑托。

  禮贊——

  “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掌聲熱烈。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舉行。

  年近九旬的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坐著輪椅,由工作人員推上領獎臺。習近平總書記微笑著躬下身,為其頒發(fā)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并同他熱情握手表示祝賀。這一幕,感動了現場內外。

  △2015年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于敏頒獎。

  這樣禮待老一輩科學家的畫面,還有很多——

  2017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合影??吹?0多歲的黃旭華院士站在代表們中間,總書記拉著他的手,微笑著請他坐到自己身邊。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頒發(fā)了獎章、證書,同他熱情握手表示祝賀,并請他到主席臺就座。大會后,總書記又走向行動不便的顧誦芬院士,同他再次握手,親切交流。

  △2021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向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頒獎。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這句古詩,點贊兩院院士“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

  總書記深情地說:“我們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厚情懷,都是‘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他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對院士們要政治上關懷、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當好后勤部長。要做好退休院士工作,保證他們的待遇和禮遇,鼓勵他們繼續(xù)發(fā)揮作用。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帶動全社會厚植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huán)境。

  信心——

  “我國教育是能夠培養(yǎng)出大師來的”

  2016年1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備受矚目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頒給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的“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項目。

  作為該項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偉也因年僅45歲的年齡優(yōu)勢,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歲獲自然獎一等獎的紀錄。這一年,在自然獎和發(fā)明獎的獲獎者中,最年輕的第一完成人都是39歲,而進步獎最年輕的第一完成人38歲。

  “我國教育是能夠培養(yǎng)出大師來的,我們要有這個自信!”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在地方考察中,他多次走進企業(yè),同年輕研發(fā)人員面對面交流。

  △2023年7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蘇州華興源創(chuàng)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企業(yè)年輕研發(fā)人員親切交流。

  “都很有朝氣啊!”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江蘇蘇州華興源創(chuàng)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yè)研發(fā)車間、光電實驗室,尖端儀器設備旁一張張年輕面孔讓總書記十分欣慰。

  “是什么學校畢業(yè)的?”“工作幾年了?”“學什么專業(yè)的?”總書記親切詢問。

  企業(yè)負責人介紹,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只有32歲。他們還以年輕人為主力成立了一個“珠峰事業(yè)部”,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勇攀科學技術高峰。

  “你們在這里做的正是攀登高峰的工作,很有意義。年輕人可以施展你們的才華,好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道。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新核素團隊科研人員在觀察和記錄設備狀態(tài)。

  總書記多次表示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強調“鼓勵年輕人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創(chuàng)新,讓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樣奔涌而出”。

  “揭榜掛帥”“賽馬制”支持科學家大膽探索,更多青年科學家在重大科研任務中挑大梁;以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四唯”現象和“立新標”為突破口,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以創(chuàng)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正在建立,激活科技創(chuàng)新的“一池春水”……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指引下,越來越多青年人才在科技創(chuàng)新的第一線茁壯成長。

  寄望——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當了總書記后,我第一個來科技組。”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參加全國兩會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時的開場白。親切的話語中,飽含對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視與殷殷期望。

  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洶涌而來,科技創(chuàng)新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命題。

  “著力造就大批胸懷使命感的尖端人才”“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從國內考察到出席重要活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明確要求。

  2020年5月12日,總書記在山西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在生產車間,他拿起一片厚度僅0.02毫米的“手撕鋼”,輕輕扭折了一下,稱贊說:“百煉鋼做成了繞指柔。”總書記同圍攏過來的職工代表親切交流,“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在高端制造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上不斷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制造業(yè)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現如今,太鋼生產的“手撕鋼”厚度已達0.015毫米,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醫(yī)療器械等領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基礎材料。

  △“手撕鋼”

  今年3月,全國兩會結束不到一周,總書記赴湖南考察,對加快發(fā)展新質生產力提出了明確要求,“要以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產業(yè)創(chuàng)新,積極培育和發(fā)展新質生產力”。

  4月,在山城重慶,總書記走進科技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發(fā)展成果展示廳,聽聞研制的海上風電機組整機國產化率99%,很是感慨:“當年我在福建工作的時候,中國還沒有海上風電。曾幾何時啊!”

  △2024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重慶科技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發(fā)展成果展示。

  “祝融”探火、“嫦娥”攬月、“北斗”組網、“奮斗者”號探海……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廣大科技工作者奮力攻關、不懈前行。

  △2024年6月,五星紅旗在落在月背的嫦娥六號探測器上展開。

  科技創(chuàng)新大潮澎湃,千帆競發(fā)勇進者勝。

  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正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yè)中。

  實踐證明,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事業(yè)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
 

  《時政微觀察》近期內容>>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qū),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時政微觀察丨“各族群眾、家家戶戶都是我的牽掛”

  時政微觀察丨青藏高原盛開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監(jiān)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興來 寧黎黎

  執(zhí)筆丨張亞楠

  視覺丨江雨航

  審校丨程昱

編輯: 張潔

相關熱詞: 青藏高原 民族團結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