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體驗館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距離《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還有不到兩周時間,在倒計時階段,家家戶戶都忙了起來,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面對從未經歷過的“垃圾分類”,不同的家庭都有自己的應對方法。
將分類表格貼在廚房的墻上,對照著將每一種垃圾分類丟棄;因為學校開設“垃圾分類課”,上小學的孩子成了家長的“老師”;去垃圾分類體驗館,親身感受垃圾分類全過程……面對即將到來的垃圾分類,許多家庭都準備好了。
垃圾分類體驗館 玩著也能學知識
面對即將到來的垃圾分類,作為家里的年輕人,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較強,家住西安市解放路附近的大學生小劉成了家中垃圾分類的先行者。近期正在放暑假的他,放下了平時不離手的手機,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了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當中,他家附近的“垃圾分類體驗館”成了最好的去處。
小劉所說的垃圾分類體驗館位于西安市新城區(qū)西一路街道辦事處,走進街辦辦公樓,一層的幾扇玻璃門上方寫著“西一路街道垃圾分類體驗館”幾個大字。“我已經來過好幾次了,不但有人給講解垃圾分類知識,還能通過各種游戲體驗垃圾分類。”小劉興奮地說。
在這間體驗館內,小劉從原先對垃圾分類略有所知,到如今基本掌握家庭垃圾如何分類。“我把學到的知識教給了父母,他們也逐漸掌握了分類方法,現在家里扔垃圾前,我還要再把一次關。”小劉說,雖然西安市還沒有正式實施垃圾分類,但是早早養(yǎng)成一種習慣,遠比到時手忙腳亂好得多。
據了解,這間垃圾分類體驗館是西一路街道聯合公益機構成立的,體驗館有兩個展廳,一邊主要介紹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及發(fā)展歷程,還包括該街道近幾年如何探索垃圾分類工作。另一邊則是垃圾分類操作演示區(qū),讓市民知道在家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在垃圾分類操作演示區(qū)中,一些普通家庭中平時產生的瓜果菜葉等垃圾,經過簡單處理,就變成了酵素,其可當作清潔劑使用。還有一個“神奇”的垃圾桶,短短一周時間就可以將廚余垃圾轉化成花肥。此外,還有垃圾分類游戲,讓來這里的孩子們在游玩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垃圾分類意識。
該體驗館工作人員介紹,自7月1日體驗館投用以來,吸引了許多人前來體驗,大多是周邊居民,此外還有各單位組織團隊前來,如機關、企業(yè)、學校等,這種學習垃圾分類的形式獲得了大家一致好評。
廚房墻上貼表格 照著圖片分垃圾
一張大約0.5平方米的長方形圖紙上,畫著一張表格,上面有各種垃圾的圖畫,五顏六色的,基本涵蓋了普通家庭日常產生的各種垃圾,并標注其屬于哪一種垃圾。這張表格被貼在了王女士家廚房灶臺后的墻上,開始學習垃圾分類時,每逢家里有人扔垃圾,都要跑到廚房去看一眼,自今年8月初貼上這張表格后,王女士家時常都會上演這樣的場景。
“這張表格是女兒從網上買的,我和愛人都沒有想到,還是她的環(huán)保意識高。”王女士說。自從一個月前得知西安市9月1日將正式實施垃圾分類,王女士和愛人原本還比較抵觸,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不知道怎么分,認為這是一種負擔,后來還是在女兒的“教導”下,王女士和愛人得知了垃圾填埋的危害和分類處理的好處,現在一家人都熱衷于垃圾分類,并帶動了身邊的人。
王女士家住西安市東郊某單位家屬院,近期,她和鄰居們的談話從家長里短變成了垃圾如何分類。王女士的愛人按照便宜、實用、質量好的原則,在網上精心挑選了幾組能放在家中的小型分類垃圾桶,并將其分享給了單位的同事們。
除了分類自家產生的垃圾,王女士一家還將許多垃圾回收利用了起來,在女兒的書桌上,金屬茶葉桶上用彩色的廣告紙裝飾成花朵的形狀,其被當作一個筆筒使用,硬紙箱做成的小書架上放著各種書籍。此外,還有易拉罐做成的WIFI放大器,玻璃酒瓶做成的花瓶,廢舊紙盒折成的小收納盒等。
“原先都沒有發(fā)現,其實有些垃圾可以變廢為寶。”王女士說,家里開始學習垃圾分類后,她上網查詢了很多相關資料,其中一篇文章讓她感觸很深。文章中提到,普通家庭產生的生活垃圾,除了有害垃圾和部分其他垃圾,剩余的都可以回收利用,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家庭中就能回收。
按照文章中提到的內容,王女士一家從自身做起,將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也就出現了上述一幕。“現在不但節(jié)省了很多資源,還讓我感覺到很自豪。”王女士說,每當有客人到家,看到家里垃圾回收再利用,都會對她豎起大拇指,這是對垃圾分類及回收利用的認可。
學校里面學分類 回到家中教父母
“垃圾多,危害大,分類擺放人人夸。餐廚垃圾單獨放,有害垃圾,別亂拋。亂丟垃圾危害大,干干凈凈利大家……”今年上小學5年級的浩浩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嘴里背誦的是學校老師教的垃圾分類順口溜。他的父母坐在一邊,認真聽著兒子的一言一語。浩浩的母親程女士說,這可不是在湊熱鬧,而是在和家里的“小老師”學習垃圾分類。
浩浩告訴記者,現如今學校專門開設了垃圾分類課,老師用動畫片和順口溜的形式教學生們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并號召他們,回家后要把學到的知識教給爸爸媽媽。
浩浩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父母在他的影響下,逐漸開始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并主動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除了給爸爸媽媽教垃圾分類的知識,到爺爺奶奶家和姥姥姥爺家,浩浩還會給老人們“上課”,如今他成了一家人學習垃圾分類的“小老師”。
程女士稱,自從浩浩在學校學習過垃圾分類知識后,回到家表現出了極高的積極性,自己主動要求給家中購置一組分類垃圾桶。平時家里有人扔垃圾,他都要湊上去看一眼,如果有人分得不對,他都會指出來,并阻止家人把垃圾扔到不對應的垃圾桶中?,F在一家人已經基本掌握了垃圾分類的知識。
“西安市9月1日就要開始垃圾分類了,我知道垃圾分類是為了保護環(huán)境,讓資源可以回收利用,這些我都知道。”浩浩自信地說。從他的話語中可以聽出,“垃圾分類”對于他來說并不只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他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意義。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