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生活是城市交響樂中最為華美的樂章。近日,相關部門公布的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夜游熱度最高的城市分別是北京、重慶、廣州、西安和蘇州。
西安人的夜生活與白天的古樸和韻致不同,它或濃烈,或淡雅,或喧鬧,或靜謐……那么,西安人的夜生活,都有多少種打開方式?不同年齡段的人們,都有著怎樣不同的夜生活?
近日,記者采訪了不同年齡段的幾位西安市民,看他們都是怎么過夜生活的。城墻根下不僅有秦腔迷,還有業(yè)余歌手
藝術讓夜生活更文藝
9月3日晚8點,記者在西安一家唱片店內,看到上百名“90后”甚至“00后”一起搖擺、一起放聲歌唱。他們是一群熱愛自由舞臺以及新鮮空氣的人,他們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西安的各個角落,面向大眾演出。
“那天晚上,我和朋友正好路過,看到一個一襲黑衣的小姐姐正抱著一把蜂鳥在彈唱,舒服的歌聲讓我駐足聆聽。但因為還有急事,聽她唱完一首后我就離開了。”“90后”女孩娜娜說,一次偶然機會,她知道了“周二晚八點”的“小黃毯”,因為工作壓力大,她每周都會擠出時間,去感受一下這里的音樂氛圍。
“周二晚八點”2017年春天成立于西安,由3位本土音樂人組成。曲風以輕快、明朗的民謠、布魯斯為主,從中文、英文和種種不知名語言的經(jīng)典樂曲,到夾雜著主題和思考而成的獨立創(chuàng)作,成立兩年多來,迅速成為西安炙手可熱的樂隊之一。
娜娜說,后來她才知道,吉他手葉茂、鼓手劉鑫、貝斯手潘高壽,3名本土唱將,均為職業(yè)樂手、音樂人,錄音、演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豐富。此外,他們還同時作為馬飛樂隊、安男子樂隊、夸克樂隊樂手,多次受邀參加草莓、迷笛等國內外大型音樂演出。
吃是半夜出門的最大動力
今年四十出頭的鄭先生說,加班到半夜,最好一口濃香的胡辣湯。作為一個“老西安”,西安的夜宵文化是不能被忽略的。各種燒烤、串串、胡辣湯,甚至泡饃、小炒等數(shù)不勝數(shù),簡直可以并入一日四餐。
不同于在小酒館里獨酌的日本人,中國人的深夜總是習慣于邀上三五好友,跑到一處喧囂的所在,結結實實地吃一頓熱乎的。鄭先生說,可能是因為年齡關系,也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家庭壓力,他這個年紀的人,總是愛晚睡,而晚睡的原因竟然是“不舍得早睡”。
“每天只有下班后的時間屬于自己,如何支配,一定要自己說了算。”鄭先生說,對于吃這件事,他非常認真,尤其是晚上下班后這頓,滿足的不僅是肚子,還有一顆只有在晚上才能拋下一切包袱、展現(xiàn)真實樣子的心靈。
三秦都市報記者發(fā)現(xiàn),凌晨3點的西安街頭,經(jīng)常會偶遇幾個在路燈下東張西望的光膀子男子,眼里放著如餓狼般的光芒,然后匆匆沖進一家胡辣湯店里。在回坊風情街,有數(shù)不清的夜市、夜宵攤等著你,半夜零點,還有很多公交車在滿是燒烤味的馬路上忙碌著。
西安人,絕對不愁在半夜找到最美味的吃食。也就是說,不管多晚,你都可以吃到最愛的美食。很多市民晚上都聚集在環(huán)城公園附近跳廣場舞
廣場舞交誼舞放松心情
廣場舞對于大多國人而言,都是退休后的娛樂活動。動輒數(shù)十甚至數(shù)百人齊上陣,高音喇叭放得震天響,紅綢扇子舞得滿天飛。風靡各地的廣場舞,不僅體現(xiàn)了大爺大媽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也為他們強身健體、豐富生活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我每天都在晚上練習跳舞的步伐并做好總結。”今年70多歲的程女士說,退休前自己的愛好是唱戲,相形之下,廣場舞只能算小兒科。如今為了活動筋骨,她每天晚上都會抽時間去南門外的廣場上跳舞。
程女士說,廣場舞可以讓老年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三五結伴參加,還可以增強堅持鍛煉的恒心與意志。“現(xiàn)在的廣場舞,已經(jīng)不拘泥于單獨幾個人做幾個簡單動作了,還有跳交誼舞的?,F(xiàn)在我每天吃完晚飯,必到南門廣場上跳上兩個小時。”程女士笑著說,幾年下來,人不咳嗽了,腰也直了,腿也有勁了,每次和舞伴見面,都有說不完的話、討論不完的舞步經(jīng)驗。
9月5日晚記者在南門外見到程女士時,她正和一名背著雙肩旅行包的外國朋友跳交誼舞。說話間,程女士還不忘挪動舞步。她笑著說,“南門外的廣場很大,又遠離居民區(qū),在這里可以放開過一把跳舞癮。她希望喜歡跳舞的朋友,可以來這里徹底放松一下。夜跑不僅鍛煉了身體,還能觀賞夜景
“都市夜跑族”隊伍不斷壯大
立秋后,天氣逐漸涼爽,夜晚涼風習習。不運動怎么保持健康體態(tài)呢?出門跑步去!
“晚間鍛煉”又稱“黃昏練”“晚練”,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鍛煉方式。尤其到了秋高氣爽的晚上,記者在環(huán)城公園、曲江池公園、興慶宮公園等不少園區(qū),都能看到夜跑鍛煉的市民。
沿著公園,迎著晚風跑,朝著光亮跑,夜跑還有一個好聽的英文名FunRun。從字面來看,就是“快樂、自由、無拘束地跑”。每個人堅持夜跑的目的不同,有的為了減肥,有的為了備戰(zhàn)馬拉松,還有的純粹就是鍛煉身體。
已堅持多年夜跑的李先生說,他與其他夜跑人不同,只是為了放松身心,每天工作之余走到戶外,只是左腳帶動右腳的自由節(jié)奏,不必在乎快慢,在大自然中盡情享受跑步本身帶來的樂趣就好。李先生與記者見面時,正在建國門附近的環(huán)城公園夜跑。每天一到晚上,與他同樣在這里夜跑的市民,可謂川流不息。
李先生告訴記者,晚間跑步,路線的選擇很重要。他會先做些簡單的拉伸等熱身動作,然后便沿著城墻根開跑。一路上,他由東向西,經(jīng)過和平門、文昌門、南門、小南門、朱雀門,跑完這一路,真的有種穿越歷史的感覺。他說,這些令外地游客向往的景點,都是為夜跑愛好者準備的路線。夜跑不但使人體格健、外形美,更可以調節(jié)心理,愉悅身心。
“銀發(fā)族”成健身房常客
這幾天,記者在西安多家健身房看到,不少年齡較大的鍛煉者,成了這里的???。他們鍛煉強度不大,但很有規(guī)律,熱情也較高。“退休后,原本一直幫忙照顧孫子,后來孫子上學了,空出來的時間一下子不知道該做些什么,到健身房來健身,讓我的生活又充實了起來。”家住西安東門的秦師傅說,他今年63歲,已經(jīng)來健身房鍛煉兩年了。
他說,到健身房健身,還是孩子們建議的。因為他當時身體比較胖,也確實需要鍛煉。記者看到,如今的秦師傅,身材適中,精神矍鑠。為了不讓自己鍛煉時寂寞,他給兒子也辦了一張健身卡。記者從多家健身房了解到,目前經(jīng)常鍛煉的五六十歲以上中老年健身者,已經(jīng)占到會員總數(shù)的6%左右,比前幾年有了明顯增加。
夜生活,是觀察社會的一面鏡子。
夜色正濃,從電影院到健身房,從書店到酒吧……你的夜生活是不是也該變一下了?夜生活折射時代之變,凸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連日來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目前市民的夜生活,已從早期的門口遛彎,變得更加多元,內容涵蓋了“食、游、購、娛、體、展、演”等多個方面,相比過去,應該說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其實,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才是夜生活繁榮興盛的時代背景。如今,人們在追求著更高的生活質量與審美需求,追求更好地“放飛自我”。紅火的夜生活,折射出的正是中國百姓不斷提高的幸福指數(shù)。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