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滿淑涵)第二十七屆中國楊凌農業(yè)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于10月22日至26日在楊凌示范區(qū)舉行。本屆農高會上,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專題展上的郴州唐卡、宜君核桃、蒲城兔業(yè)、平利絞股藍、漢中魔芋、靖邊小米等產品吸引了眾多嘉賓和群眾參觀。
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專題展圍繞“服務創(chuàng)新驅動 助力高質量發(fā)展”主題,以貧困地區(qū)農村專業(yè)技術協會和科普示范基地為重點,充分展示以科技助力精準扶貧輻射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新模式、新成果和新氣象。展團布設建立科協線上3D展廳,遴選發(fā)布30個特色展品,涵蓋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農業(yè)生物技術、綠色食品、中藥材、果業(yè)及農副產品加工、手工藝品、智能農用機械等領域的近百種增收致富新技術、新品種和新產品,部分展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多次榮獲國際國內獎項。
此外,今年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展利用電子屏線上展示科技工作者風采,一批如梁增基、殷剛等服務基層一線的農業(yè)科技工作者,施秉銀等抗擊疫情的一線醫(yī)務工作者的微視頻在展會期間滾動播放,供嘉賓和觀眾參觀學習。在布展過程中,積極響應“新技術、新平臺、新內容、新服務”升級要求,使用可裝卸、重復用、污染小的新型環(huán)保展材,打造綠色展臺。
2016年以來,省科協聯合省農業(yè)農村廳、省扶貧辦,扎實開展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其中三個評優(yōu)年度,陜西省兩次獲得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優(yōu)秀組織單位(全國僅有10個),13個集體獲得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先進團隊,34名科技工作者獲得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先進個人。按照要求,2017至2019年,全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建議帶動脫貧人數19591人,實際帶動脫貧人數23303人,助力脫貧人數385171人;建議建設農技協聯合會68家,實際建立90家;建議建設農技協650個,實際建設891個;建議邀請專家3698人次,實際邀請專家9914人次,分別超額18.9%、32.3%、37.1%、168.1%完成中國科協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陜西省目標任務。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