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守好“三秦糧倉” 端牢“中國飯碗” 一張優(yōu)異的糧食安全答卷

2023-12-23 07:51:14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近年來,陜西把穩(wěn)定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勇?lián)Z食安全責任,夯基礎、穩(wěn)面積、提產能,糧食總產量和平均畝產實現(xiàn)逐年提升,交出了一張優(yōu)異的糧食安全答卷...

  今年,陜西又迎來豐收。

  12月22日,2023年陜西糧食總產量數(shù)據(jù)發(fā)布: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23.7萬噸。這是繼1998年后再次翻越1300萬噸大關,平均畝產達到291.91公斤,總產量和平均畝產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近年來,陜西把穩(wěn)定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勇?lián)Z食安全責任,夯基礎、穩(wěn)面積、提產能,糧食總產量和平均畝產實現(xiàn)逐年提升,交出了一張優(yōu)異的糧食安全答卷。

  1323.7萬噸的背后

  豐收來之不易。

  年關回望,2023年我省小麥生長后期遭遇罕見的“爛場雨”,玉米生長后期遇到秋霖。全省各地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千方百計克服不利因素,良種、良技、良機、良法、良策“五良”協(xié)同發(fā)力:全力擴大小麥寬幅溝播“3335”集成技術推廣面積,搭建豐產苗架;積極開展“秋糧單產提升行動”,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落實防災減災關鍵措施,全省糧食生產呈現(xiàn)出一個“穩(wěn)”字。

  “三夏”期間,全省開展搶收搶種大會戰(zhàn),千方百計降低災害損失。我省圍繞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以秋補夏”“以豐補歉”,全面推進“奪秋糧豐收百日行動”,為豐產打下基礎。

  全省夏糧總產量463.7萬噸、平均畝產283.7公斤,較過去5年平均總產量、平均畝產分別高出12萬噸和11.22公斤,保持了較高水平。全省秋糧總產量860萬噸、平均畝產296.57公斤,分別較上年增加38萬噸、10.2公斤,增產成效明顯。

  省農業(yè)農村廳廳長孫礦玲表示,今年我省糧食生產穩(wěn)健增長,糧食播種面積明顯增加,全年糧食播種面積較上年增加8.25萬畝,為全年糧食增產創(chuàng)造了基礎條件;主要糧食作物單產水平普遍提高,全年糧食平均畝產較上年增加5.16公斤,帶動總產量增長25.8萬噸。陜西糧食安全的根基越來越牢。

  科學種田成為共識

  好莊稼是科學種出來的,已經成為陜西農民的共識。

  種了近30年地的種糧大戶徐陽明,這兩年嘗到了不少科技種田帶來的甜頭。

  “今年我們合作社的100畝高產示范田,采用玉米‘5335’密植增產增效技術,經省農業(yè)農村廳專家組現(xiàn)場實收測產,玉米平均畝產845.8公斤,創(chuàng)西安市夏玉米單產新紀錄。加上夏季小麥產量,這塊地今年畝均收獲糧食1510公斤,已經連續(xù)兩年畝產超過‘噸半田’的目標。”西安市閻良區(qū)武屯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徐陽明說,“種了這么多年糧,高產還得靠科技。”

  徐陽明提到的這項技術,是近年來我省主推的一項玉米播種新技術。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利用單粒精播復式專用播種機械,一次性完成旋耕、深松、施肥、播種、鎮(zhèn)壓5項作業(yè),集成“深松蓄水+緩釋肥三層分施+合理密植+耐密品種+復式作業(yè)”技術模式,能夠顯著提高播種質量、優(yōu)化改善群體結構、實現(xiàn)增密壯苗。

  據(jù)測算,應用該項技術后,僅播種環(huán)節(jié)每畝可節(jié)省作業(yè)成本30元,平均每畝至少增產100公斤、增加收益200元,累計每畝至少可節(jié)本增收230元。采用“邊集成、邊示范、邊推廣”的方式,2023年,全省共集成推廣玉米“5335”密植增產增效技術超過500萬畝。

  近年來,我省把科技作為提升糧食產量的關鍵因素,建設秦創(chuàng)原農業(yè)板塊,啟動11個方面32項核心技術攻關,示范推廣各類農業(yè)高產高效技術及模式,啟動種業(yè)振興五大行動,創(chuàng)建23個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不斷提升糧食產能。

  “三秦糧倉”筑牢安全根基

  陜西作為糧食產銷平衡省份,在耕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答案就是千方百計穩(wěn)定現(xiàn)有耕地面積、多渠道增加耕地面積、同步提升耕地單位產出。

  在寶雞市金臺區(qū)臥龍寺街道光明社區(qū)的一處高標準農田,這里渠道配套、機耕路貫通,麥地方塊成行。

  作為典型的旱塬地區(qū),前些年,光明社區(qū)的村民只能在旱地上種一料小麥,望天收。如今,這里成為一年可產兩料糧食的豐產田。

  陜西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重點,著力補齊農業(yè)基礎設施短板,提高糧食產能。截至2023年11月底,全省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2214.93萬畝,其中344.18萬畝同步實施高效節(jié)水工程措施。

  陜西在良田建管用并舉的同時,千方百計擴大糧源。

  走進西安愛菊糧油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位于西安國際港務區(qū)的健康產品展銷館,貨架上整齊擺放著哈薩克斯坦面粉以及食用油等產品。

  “這些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糧油產品,都是用我們在當?shù)氐膱@區(qū)生產的原料加工的。”西安愛菊糧油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唐家龍告訴記者,愛菊集團2015年起赴哈薩克斯坦投資發(fā)展,建設哈薩克斯坦愛菊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qū),并與當?shù)剞r場主簽訂種植收購合同,收購的農產品在當?shù)爻跫庸ず筮M口至國內再加工。

  “目前園區(qū)已推廣原料種植面積150萬畝,未來計劃達到1000萬畝以上,讓更多消費者能吃到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糧油產品。”唐家龍說。

  守好“三秦糧倉”,端牢“中國飯碗”。全省上下齊心協(xié)力,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增加糧食種植效益,千方百計擴大糧源,讓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穩(wěn)更牢。

  冬日的陜西,一望無際的田野上,綠色的麥田充滿了生機。全省1427萬畝秋播小麥正在田間茁壯生長,預示著來年的豐收。(記者 吳莎莎)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糧食 豐收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