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分支70個,行騙10多年:非法社會組織底氣何來?

2021-08-03 21:44:03  來源:半月談  


[摘要]不僅在全國各省區(qū)市下設70個分支機構,還靠成立分支機構行騙10多年……近期,“中國國學院大學”及下設分支機構被民政部門取締,這家打著國字頭旗號招搖撞騙的非法社會組織的真面目終于被揭開。...

  不僅在全國各省區(qū)市下設70個分支機構,還靠成立分支機構行騙10多年……近期,“中國國學院大學”及下設分支機構被民政部門取締,這家打著國字頭旗號招搖撞騙的非法社會組織的真面目終于被揭開。

  一、以傳統(tǒng)文化教育學府自居

  半月談記者在“中國國學院大學”簡介上看到,該組織成立于2009年9月,由弘二創(chuàng)辦并兼任校長,其專家委員會成員有50余人。更為夸張的是,該組織在宣傳冊內謊稱其校歌、校訓均出自領導人之手。

  該組織還對外宣稱,其系文化部批準成立的傳統(tǒng)文化高端教育學府,以“弘揚國學、傳承文化”為內容,已被納入“聯合國全球和諧聯盟”“世界和諧基金會”,向世界各國輸送和諧大使、文化干部。但經查實,它宣稱的“聯合國全球和諧聯盟”和“世界和諧基金會”根本不存在。

  對于該組織創(chuàng)始人兼校長弘二,“中國國學院大學”有關人員介紹,弘二本人雖只了解有限的我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但善于包裝,常借助一些合法社會組織舉辦的論壇等活動自我宣傳。北京市民政局已依法對“中國國學院大學”以及分支機構予以取締,該組織主要負責人員已被公安機關羈押。

  二、借名人、學者混淆視聽

  負責偵辦此案的北京市民政局綜合執(zhí)法監(jiān)察大隊執(zhí)法五隊隊長王建超表示,經查,該社會組織涉嫌偽造國家部委公文、登記證書,并私刻印章,發(fā)布紅頭文件。“該組織主要通過設立分支、舉辦揭牌儀式、頒獎等方式盈利,在北京、天津、山東、廣州、深圳等地設立分支機構70家,以設立分支機構為由收取幾十萬元至數百萬元的費用。”王建超說。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該組織僅2019年1月在北京市懷柔區(qū)某酒店舉辦的“校慶暨年會”活動就有200余人參加,多人被任命為常務副校長并頒發(fā)各類獎項。執(zhí)法人員表示,該場校慶活動不僅由“中國國學院大學”主辦,承辦單位中還不乏合法的社會組織,這種真假社會組織共同舉辦活動更加容易混淆視聽,增加民眾辨別難度。

  半月談記者在該組織的宣傳冊內發(fā)現,該組織聲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產業(yè)大軍的“黃埔軍校”,是中國國學大師及文化學者的搖籃,宣傳冊內還有不少老藝術家被授予聘書,該組織成員與老藝術家們的合影也被用于后期宣傳。

  王建超表示,該社會組織的合作者或機構中,有些的確不了解該社會組織真?zhèn)?,被誘騙加入其中參與活動。同時,也有一些機構組織明知“中國國學院大學”為非法社會組織,但仍希望利用該組織在業(yè)內的影響力,幫助其進一步實施詐騙,相互勾結利用,成為極大的社會隱患。

  三、非法社會組織查處難題仍存

  近年來,隨著監(jiān)管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非法社會組織浮出水面,“中國數字信息與安全產業(yè)聯盟”“中國國學院大學”“北京易經學院”等非法社會組織已先后被取締。受訪專家學者、民政執(zhí)法人員表示,目前針對非法社會組織的調查及處罰仍有不少難題。

  相較于公安部門,民政部門雖有執(zhí)法權,但執(zhí)法人員的身份認可一直沒有得到重視。“我們常說我們是‘騎著車去執(zhí)法’,例如無統(tǒng)一的執(zhí)法服裝,在群眾中仍未產生權威性。”王建超說,“有時去物業(yè)調查,還需轄區(qū)派出所民警配合才能完成調查。”

  同時,業(yè)內人士表示,一些非法社會組織在注冊時往往會起與合法社會組織相近的名稱,真假難辨。“一些非法社會組織,有的叫‘中華’,是登記了的,有的叫‘中國’,是假冒的。”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黃茹說,“有的組織我們專業(yè)人士不通過查詢系統(tǒng)可能也很難分辨。”

  此外,不少社會組織在被取締時,社區(qū)、街道對該社會組織的信息也并不了解,導致執(zhí)法人員在前期調查時無法從基層了解情況。一些基層部門雖然知道在所屬轄區(qū)內有哪些社會組織,但也未對其身份進行核實,間接幫助非法社會組織掛牌、提供場地。

  由于大多數非法社會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活動,沒有固定線下場所,違法成本非常低。一旦其非法目的達到或被曝光后,相關人員就立即銷毀證據、逃之夭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表示,當前非法社會組織滋生蔓延的主要病灶在于失信收益高于失信成本、維權成本高于維權收益,導致不法分子肆意妄為。

  為此,受訪專家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企業(yè)網站管理。王建超表示,一些非法社會組織會以各種名稱注冊各類網站,再以網站名義開展活動,建議對社會組織網站進行一對一監(jiān)管,可減少非法網站總數的40%。

  二是重拳打擊非法社會組織,將責任人列入失信“黑名單”。劉俊海認為,民政部門重拳打擊非法社會組織的同時,更應注重推動合法社會組織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升其公信力和競爭力。他還建議,將非法社會組織責任人列入失信懲戒對象,加強對非法社會組織的懲戒力度,充分發(fā)揮信用監(jiān)管效能。

  三是基層加強監(jiān)管,實現“落地即上報”。受訪人員表示,街道社區(qū)等基層部門應加強屬地管理,對轄區(qū)內掛牌的社會組織與相關部門進行一輪大排查,同時也對新入駐的社會組織、社會團體做好報備工作,做到“落地即上報”,建立上下暢通的社會組織核查通道。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非法社會組織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