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劉凡銆 記者 趙婧
11月25日清晨,西安市未央區(qū)相家巷村道路兩旁的商鋪陸續(xù)開門,小販們推著小推車賣力吆喝著,村民們騎著自行車、摩托車穿行其中,大家依如往常開始新的一天。
“鍋盔怎么賣?”80歲的相天林來到路邊賣乾縣鍋盔的推車前,從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張張皺巴巴的紙幣,花了270元買了27個鍋盔。隨后,他把鍋盔一個個摞起來裝進塑料袋,用皮筋緊緊套住袋口放到三輪摩托車上,經過一路顛簸騎行,來到西安市未央區(qū)文景路“老人之家”,為這里的27位老人送上鍋盔。
“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陌生人頂著寒風,給素未謀面的我送來如此真摯的關懷。”77歲的老人鄭量說,相天林身著綠色大褂,臉上印著或深或淺的皺紋,雙手提著一大袋鍋盔走到大家面前,笑得眼睛彎成了月牙。
相天林一直居住在相家巷村,年輕時曾在村里生產隊當電工,后到六村堡造紙廠工作。上世紀80年代,造紙廠拆遷關閉,他又輾轉來到西安市區(qū)干起修理自行車的營生。后因家庭變故,為了補貼家用,他開始在村子里以養(yǎng)羊和拾荒維持生計,每天只肯花2元錢果腹。
一次,相天林在村里撿拾廢品,遇見了50多歲的村民南師傅,閑聊中得知他在“老人之家”當義工。“老人之家”專為生活困難老人提供免費愛心午餐,南師傅在照顧老人時,總擔心老人們吃不飽飯,一直想為老人們再做些啥事。
當相天林聽到“吃不飽飯”這句話時,心里突然泛起一陣酸楚。“我沒有吃過什么好的,鍋盔頂飽,在我心里就是最實在的食物。”他說,從那之后,為老人們送鍋盔就成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事。
在幫助別人時,相天林能感受到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快樂與滿足。上學時,他就在放學后為班里困難學生送飯,用打工賺的錢幫同學交學費,助人為樂的習慣一直保持至今。去年冬天,他還為流浪街頭的老人搭建棚子,讓他們有一個臨時住處。
“我想幫助比我更困難的人,讓他們都能吃得飽一點、穿得暖一些,感受到他人的關懷,溫暖地度過寒冬。”相天林說,溫暖別人其實就是溫暖自己。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