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星 通訊員 劉海強
“生產出消費者滿意的好產品是硬道理!”“生產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要聯姻、要抱團取暖。”近日,蒲城縣經濟農業(yè)界委員圍繞“如何在疫情影響、經濟下滑雙重壓力下促進產業(yè)興旺”這一課題,來到堯山鎮(zhèn)六合老口味香瓜園、同富兔業(yè)、孫鎮(zhèn)王臺設施農業(yè)產業(yè)園、阿坡醬油和陜西青豐盛禾供應鏈有限公司進行了調研。
針對“怎樣才能產出好產品?”這個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蒲城縣富硒水果家庭農場負責人、縣政協委員燕曉斌委員以自己的經歷進行了回答。2017年以來,他每年都要參加三次至五次技術培訓。他說,“從如何提高果子產量轉變?yōu)槿绾翁岣吖淤|量,從占領常規(guī)市場到主推高端市場。”“不要只想著如何提高產量,而是要想著如何讓自己的產品不可替代,讓顧客主動來找你買。”必須練好“技術支撐、食品安全”兩項基本功,才能得到消費者認可。正是因為燕委員在家庭農場經營方面的突出成績,《陜西日報》以《一個桃子如何賣到15元?》為題進行了報道,他經營的家庭農場也被評為全省“最美示范家庭農場”。
“農業(yè)產業(yè)也要重視品牌建設!”“我的瓜一點都不愁賣,一箱3個兩斤小香瓜,賣138元,依然供不應求!”蒲城縣政協委員、堯山鎮(zhèn)六合老口味果蔬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郭銀科高興地說。在注重新技術應用的同時,他非常重視品牌建設,2015年就為香瓜注冊了商標。“通過縣上舉辦品牌推介會,讓更多西安等地的消費者知道了‘ 瓤瓤上口'的蒲城西甜瓜!”“在縣政協、堯山鎮(zhèn)政府的關注和支持下,投資200余萬元新建10個現代化大棚,產量、品質雙提升,香瓜上市不僅提前了1個月,還賣了個好價錢!”談到今后的想法,郭銀科委員表示,“我要用學到的新技術、總結的好經驗帶領更多群眾致富!”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讓更多群眾掌握先進實用技術,讓更多群眾發(fā)家致富!”“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合作模式,取長補短、抱團發(fā)展,才能在市場中走得更遠!”“在渭南地區(qū),我們的280余戶合作社社員都不同程度取得了好效益。”在國家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示范社——同富兔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的現代化兔舍,渭南市政協委員、蒲城縣政協委員、同富兔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姚軍峰向前來調研的委員們說。
“要重視產業(yè)間的融合,要重視信息、資源的對接”“善于利用電商、抖音等新媒體和陜西青豐盛禾供應鏈有限公司這樣的新平臺,讓好產品找到好銷路,讓群眾有好收益!”縣政協委員、經濟農業(yè)界組長賈軍虎在座談中認為。
“打鐵先要自身硬。”張曉民、贠紅斌、張強等委員還從“技術支撐、食品安全、人才隊伍、品牌建設”等方面談了很好的建議。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