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為橋橋無痕 慧心鋪路路致遠
記者 李希 文/圖
幼小銜接工作,長期以來一直是幼兒園單方面開展進行的一項活動,但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幼兒園、小學有效銜接。自幼兒園嚴格落實糾正“小學化”以后,家長的焦慮以及對小學教學的不解,導致了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走進了“銜接”的誤區(qū)。
為深入貫徹落實陜西省關于“幼小銜接”工作的指導意見及幼兒園去“小學化”教育活動指南,也為了讓更多的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糾正家長不遵循孩子發(fā)展規(guī)律急功近利的思想,4月17日下午,漢臺區(qū)雷家巷幼兒園開展了以“銜接為橋橋無痕,慧心鋪路路致遠”為主題的由漢臺區(qū)教體局、小學、幼兒園、家長四位一體的幼小銜接沙龍活動。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家長朋友們受益匪淺。
活動中,漢臺區(qū)教體局王康副局長向家長朋友們解讀了國家在規(guī)范辦園、規(guī)范辦學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并就漢臺區(qū)教體局在幼小銜接方面做出的努力向家長進行了說明:“一是落實學前教育教研力量,建立并完善學前教育教研制度定期對各類幼兒園進行業(yè)務指導。二是召開專題會議學習相關文件,對小學零起點教學進行規(guī)范要求。對幼兒園進行定期全面檢查,嚴禁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三是加大教育督導及監(jiān)督力度。四是提高全區(qū)幼兒園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理念先進的幼兒園師資隊伍。”
東塔小學程宇鴻校長,站在小學管理的角度和家長交流了小學對孩子在學習習慣、行為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通過生動淺顯的事例告訴在座的各位家長,要遵循幼兒心理和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不要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
教體局成教辦王蕾副主任就針對現(xiàn)在的校外幼小銜接班,從政策要求及自己孩子的親身經(jīng)歷和家長做了分享。她認為,孩子的成長在各個時期都有其自身的需求,家長應該配合幼兒園做好家園共育,給孩子入小學做好前期心理準備才是最重要的。
東關幼兒園潘睿園長結合《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對幼兒園課程的建設進行了深入地解讀。“幼兒園通過五大領域、社會實踐、園本課程等豐富的內(nèi)容,以游戲為基本的活動形式,踐行一日生活皆教育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在身心、體智德美上全面發(fā)展,從而能夠順利進入小學。
活動中,家長朋友們聚精會神地聽著,對專家們的分享頻頻點頭,也有家長提出了自己的不解和問題,與領導專家進行了互動。
東塔小學郝麗主任結合自己工作中的案例,她指出:“小學教育零起點不是零準備,不是會寫幾個字會算幾道算術題那么簡單,家長們應該更加重視幼兒行為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雷家巷幼兒園自開園以來在幼小銜接工作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園長寧玉梅也同大家進行了分享:首先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學校、親子活動、家庭教育講座、家長學習《指南》等形式來傳播科學的教育理念,從思想上讓家長逐步改變。其次通過主題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小學教師進課堂、參觀小學、小學幼兒園交流座談等讓幼兒體驗小學生活,做好心理準備。幼兒園還在課程上進行調(diào)整和補充,除了開設閱讀課程以外,通過讀書漂流的形式來培養(yǎng)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的好習慣。通過豐富的區(qū)域活動,讓孩子在玩耍中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小學模擬課堂讓孩子熟悉和適應將來的小學生活,為順利過渡到小學打下基礎。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