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學者劉向說:“寡人間之,縷因針而入,不用針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親。”可見,世上萬事萬物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任何一項工作的運作都離不開相互支持和協(xié)作。
關工委作為對青少年健康成長起著關心、教育培養(yǎng)作用的社會組織,是處于學校、家庭及社會之中間位置,客觀上起著“穿針引線”的橋梁紐帶作用,如何發(fā)揮新時代基層關工委的作用,將是我們長期面對和研究的課題。
作者單位:西安市雁塔區(qū)關工委
一、引好新理念之線
關心關愛下一代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是國家與民族長遠利益的需要。
關工委應主動擔負起時代的重任,首先,要緊跟新時代的步伐棋的工作格局,共同呵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時代的要求,迎接新,立足整體、縱觀全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提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以貼近關心關愛青少年工作為抓手,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目標,積極為該目標的實現牽線搭橋。以條塊結合、橫向發(fā)展形成上下一盤的挑戰(zhàn)。
其次,關工委的定位是“以黨和政府領導的群眾性的工作組織,以開展活動為載體,以關愛幫教為主線”。可見,此項工作對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心關愛青少年的培養(yǎng)和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家庭是組成社會群體的細胞,必須擔負其“微量元素”的作用,同時又要發(fā)揮其“集合元素”的功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少年強則國強”,作為個體的每一個家庭必須把自己的前途與國家及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
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學文化教育的成敗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所以培養(yǎng)和造就新時代的青少年則是國家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萬年大計,我們只有在思想上跟進新時代,工作上貼近新目標,才能使自己的理念不斷更新。
再次,要想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就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注重觀察和及時掌握新時代青少年思想動態(tài)和價值取向,以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分析引導和培養(yǎng)教育,激勵青少年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既要思想進步又要學習飛躍,既要身體健康又要心理健全,所以引好新理念之線至關重要。
二、引好主力軍之線
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少年寄予厚望,他強調,“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希望廣大少年兒童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志,鍛煉強健體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由此可見,新時代的關工委工作任重而道遠,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順勢而上抓主線,從工作實際出發(fā),找準切入點,夯實基礎工作,通過“穿針引線”積極挖掘社會資源,協(xié)調和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承擔起對青少年的培養(yǎng)和教育工作。
要將“穿針引線”貫穿于工作的始終,為青少年搭起一座通往健康快樂成長的幸福橋。
一是要充分發(fā)揮“五老”報告團的作用,挖掘老干部、老戰(zhàn)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隊伍的資源優(yōu)勢,組織他們定期走進學校、社區(qū),通過講黨史國史及親身經歷,對青少年進行紅色基因傳承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艱苦樸素教育,通過歷史圖片展覽使青少年直觀了解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輝煌成就,感觸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小樹立忠于黨、熱愛祖國的堅定信念,將今天的努力與未來報效祖國融為一體。
二是要把握時機,不遺余力地借助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有利條件和現有資源,緊緊圍繞青少年工作之主線搭建溝通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學校、家庭、社區(qū)齊抓共管的一體化工作格局,逐步構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工作長效聯動機制。司法機關不但要加大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的打擊力度,還要重視封存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更要著眼于通過各種預防手段防止犯罪的發(fā)生,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強的司法保護。
三是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如法治進校園、進社區(qū),模擬法庭、現場觀摩等多樣性的活動,要與教育部門聯手通過開展繪畫、書法、寫作、手工、講故事及歌詠詩歌比賽及夏令營等活動培養(yǎng)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堅持不懈,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四是加強隊伍建設,要不斷地充實和擴大“五老”隊伍,使老同志人退心不退、心貼少年心、情系少年情,自愿為此項工作發(fā)揮余熱。同時還要注入新的年輕力量,尤其要將熱愛青少年工作的年輕同志吸收到關工委隊伍中,做好新老交替,營造人人關愛青少年的社會氛圍,做青少年朋友的知心人和守護者,為圓好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三、引好立典型之線
樹立和培養(yǎng)典型是推進關工委工作的動力,注重工作調研與創(chuàng)新,通過總結經驗教訓以提升工作質量,不斷推進工作的有序開展。
一要甘于做鋪路石。不但要及時掌握和發(fā)現身邊好的典型和工作亮點而且還要注重培養(yǎng)和表彰先進。
二要定期進行業(yè)務培訓。以采取走出請進相結合的方式聘請法律學者及教育專家進行培訓,接受新理念、調整新思路,努力培養(yǎng)既有業(yè)務能力又有科學管理的關工委人才,為培養(yǎng)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而做出貢獻。
三要積極開展幫困助學活動。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及時送到孩子們身邊,尤其要體現對貧困學生和留守兒童的幫扶濟貧相關政策的兌現,做到不棄不漏,增強他們對生活學習的信心和自強不息的勇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關心關愛下一代工作是關工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黨中央賦予老同志的光榮使命。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發(fā)揮“穿針引線”的作用,把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實做強。
編輯: 郭長財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